恒世信通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 发布日期:2019-04-25

恒世信通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人工智能正迎来“井喷式”增长,为洞悉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4月25日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会(四川站)在成都市武侯区隆重举办,本大会由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高新区人民检察院,高新区人民法院主办,此次大会聚焦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这么重要的场合当然少不了我们恒世信通的身影,当天四川恒世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也来到了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大会的现场!
 
 

 
此次大会由审协四川中心副研究员王晓洪,行之知识产权集团总经理宋辉,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所长中国代理专利师何莜茂分别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宝贵指导意见。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各国企业巨头竞相进入该领域部署专利,产业竞争激烈,投资并购密集。但必须看到,人工智能在现实应用中还存在诸多技术瓶颈,与其找“风口”,不如找“关口”,我国企业还是应该放眼世界,踏实创新,尤其要在高端和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做好专利布局。
 
1955年夏,约翰·麦卡锡在美国达特茅斯电脑大会上提出人工智能(缩写为AI)的概念,试图探寻人类智能的本质并研发出具有类人类智能水平的核心技术和机器系统,如机器人、语言交互、图像识别等。
 
 
在经历多年的历程中,人工智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人工智能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而近年来深度学习与大数据的兴起,则带来了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目前,人工智能热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产业竞争白热化、投资并购密集化的特点。
事实也的确如此。近年来,谷歌、IBM、微软、亚马逊、百度等纷纷投入重金收购企业、招募人才和研发核心技术,力图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主动权。2016年7月,软银高溢价以310亿美元收购ARM,以抢占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生态的战略制高点。此外,美的花费40亿欧元收购库卡、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人投资10亿美元成立OPENAI,都显示出人工智能炙手可热的程度。
 
 
人工智能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资本的广泛关注。对此,不少专家认为,应该在喧嚣中理性看待这一现象。
未来,人工智能必将由浅层智能向深层智能发展,如何突破深层智能,才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与其找‘风口’,不如找‘关口’,踏实创新才是打开未来市场之门的‘金钥匙’。
在加强创新的同时,专利保护也不可或缺。在保护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时,专利策略很重要。因为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具有独特性,很多创新成果都是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从我国专利制度的角度看,自然规律、数学算法以及商业规则等,都是不属于专利法保护客体的,因此,人工智能专利保护就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专利申请文件如何撰写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发展大事纪
1955年
约翰·麦卡锡在美国达特矛斯电脑大会上提出“人工智能 ”一词。
1956年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展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软件的工作。
1969年
斯坦福大学研制出一种名为“Shakey”的集运动、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于一身的机器人。
1979年
第一台电脑控制的自动行走器“斯坦福车”诞生。
1997年
IBM制造的电脑“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2000年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会做数十种面部表情的机器人Kisinel。
2011年
IBM开发的使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的人工智能程序沃森(Watson)参加美国老牌智力问答节目,打败2位人类冠军。
2016年
谷哥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棋手李世石。
 
 
                                            http://www.schsxt.com/
                                                 联系方式:028-61966677
                                           陈咨询师:18113125517